各院(部),洹滨校区管委会,学校各部门:
当前,全国多个省份相继出现本土病例,疫情呈现快速蔓延趋势,防控形势异常复杂严峻。7 月 30 日,我省郑州市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增大了全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根据河南省《关于全省教育系统严防疫情输入传播风险的紧急通知》(豫疫防教专办[2021]9号)和安阳市《关于落实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结合我校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立即启动疫情应急机制
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方针总原则总目标。各院(部),洹滨校区管委会及学校各部门要立即激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履行防控责任,加强部署调度、联防联控和督导检查,确保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高效运行。要及时关注全省疫情最新部署,切实掌握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和我校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防止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科学安排、精准安排、有机安排,与疫情战斗到底。
二、严格人员管理
各院(部),洹滨校区管委会及学校各部门要继续继续抓好覆盖全员的健康监测和外出请假报备制度,准确掌握每名教职工健康状况和外出行动轨迹,了解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做到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要引导教职工非必要不外出,做好居家、途中安全防护教育,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高度防护意识。要密切关注仍在中高风险地区旅居的教职工,提醒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外出,积极配合当地做好核酸检测、人员管控等措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返程。统筹做好防疫、防汛,加快汛灾后防疫、环境消杀工作,做细做实消毒消杀。
三、审慎举办各类活动
压实各级管理责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恢复“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减少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各院(部),洹滨校区管委会及学校各部门原则上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会议、培训等各类活动的举办。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的人员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在全链条各环节形成闭环管理。全校教师非必要不出省、不离市。
四、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各院(部),洹滨校区管委会及学校各部门要加强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引导,在“依法依规、知情、同意、自愿”前提下,引导教职工做到“应接尽接、应接早接”,及早建立免疫屏障。
五、做好教职工信息摸排工作
各院(部),洹滨校区管委会及学校各部门要密切关注疫情变化形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我校教职工疫情防控摸排工作。请立即排查并上报以下几类人员:
第一类,今年7月7日以来,南京市特别是有禄口机场经停史的所有来安返安人员。
第二类,与南京疫情相关病例的省市来安返安人员。
第三类,7月22日18:00至19:00,在湖南张家界观看过第一场“魅力湘西”演出的来安返安人员。
第四类,境外隔离后返安人员。
第五类,各类密接协查人员。教职工应该关注自身豫事办“健康码”,一旦发现变“红”或变“黄”,应第一时间上报,并按照社区相关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第六类,7月16号以来郑州市返安人员核实目前在安人员。
第七类,7月27号以来商丘市返安人员核实目前在安人员。
第八类,目前仍在南京、张家界、郑州等高中风险地区人员,需查明活动情况和预计返安时间以及路径方式。
六、管控措施
有7月10日以来从南京等中高风险地区返回我校的教职工要在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学校进行报备,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积极配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落实疫情管控措施。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不适症状的,要及时报告并立即到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排查诊治,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豫事办“健康码”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集中隔离、核酸检测。
对南京等中高风险地区来安返安人员,严格落实14天集中隔离,隔离期间第1、5、9、13天,进行4次核酸检测,第1次和第4次检测做到“双采双检”,即双试剂、双机构检测。对境外隔离后返安人员,严格落实闭环转运,在入安第1天和解除健康观察前1天,进行“双采双检”。对各类协查密接人员,必须在4小时内上报排查结果,6小时内管控到位,重点人员必须在24小时完成管控,对密接人员解除隔离时进行“双采双检”。
安阳工学院教职工防疫工作专班
2021年8月1日